錢進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研究興趣:海洋地震數據處理,地震波數值模擬,各向異性介質,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錢進,男,博士。2010年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專業。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工作,現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海洋地震數據處理與定量解釋以及各向異性地震波數值模擬
蔣維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興趣:海洋生物多樣性現從事蟹類系統分類與動物地理學研究。已發表文章7篇,SCI收錄3篇,發現蟹類3新種,6新記錄種。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分類與系統演化實驗室,副研究員|2013.1-至今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分類與系統演化實驗室,助理研究員|2010.5-2012
主要從事專業為海洋生態學,曾在我國近海浮游生物生態學尤其是葉綠素a及初級生產力,黃東海浮游動物優勢種的生殖、生長及種群動力學,長江口浮游動物群落與缺氧區的關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主要圍繞全球變化的海洋生態系統,圍繞影響漁業資源及生態安全的膠質浮游動物水母類進行了一系列的基礎生物學和生態學
王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興趣:海洋藥物,海藻多糖,多糖結構,多糖活性王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2005年畢業于內蒙古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同年保送至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7月獲海洋藥物博士學位,同年8月留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藥物課題組工作。2009年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
趙騫,男,1978年5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江蘇蘇州人,博士,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2000年畢業于青島海洋大學獲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6年6月至今在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海洋動力室工作。主要從事近岸水動力和污染物輸運過程,海洋環境容量和總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參加
主要從事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生態效應及風險評估工作,側重環境要素(低氧和酸化)對污染物的代謝轉化過程、毒性及世代適應性的影響研究。同時致力基于活體生物監測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尋求污染與生態健康的關聯性評估方法。目前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作為專題負責人參與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海洋
上海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 副研究員
上海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 副研究員
彭欣,男,1979年11月生,2005年畢業于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現任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海洋中心主任,副研究員,浙江省海洋資源環境標準化委員會委員,入選浙江省“151”、溫州市“551”人才。從事海洋生態方面的研究,主持項目保護國際基金(CI)1項、省部級4項,參與10多項,
胡澤駿,男,1978年7月出生,武漢大學空間物理學專業理學博士,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大氣與空間物理學研究室副研究員。長期從事極區空間物理學研究,主要集中在極光物理、磁層物理等方面,發表學術論文28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論文6篇(SCI論文);作為主要科研骨干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
張峰,男,漢族,1978年4月生,中共黨員,副研究員,博士,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現就職于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海島管理部,國際數字地球學會(ISDE)會員、中國GIS協會會員。長期從事海洋信息化領域技術研發與工程建設,在海洋信息系統、空間數據模型、海洋數據倉庫體系、球體模型系統研發等領域進行了深入
男,1977年2月出生,副研究員。2001年畢業于青島海洋大學,獲碩士學位。畢業至今工作于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現任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生物與生態學研究室副主任,曾任中國第29次南極考察隊長城站站長。主要從事極地微生物多樣性、系統分類及其應用潛力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與評估專項等
萬莉穎,女,出生于1977年9月,中共黨員,副研究員,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006年9月至今,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工作,曾任三維海洋溫鹽流預報組首席預報員,現任數值預報研究部副主任,國際水利協會(IAHR)中國分會執委會委員。主要從事海洋環流數值預報和資料同化研究工作。該同志愛崗敬
李雙建,男,1978年11月出生,漢族,遼寧鐵嶺人,中共黨員,畢業于遼寧師范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副研究員。2004年進入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工作,先后在海洋戰略權益部、業務發展處、海洋規劃研究部工作,歷任業務發展處處長助理、副處長、海洋規劃研究部副主任、主任等職,主要從事海洋規劃、戰略和
姚政權,男,1980年4月生,現為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質室副研究員,一直從事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研究工作。自2009年參加工作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青年基金各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1項以及國家海洋局其他專項若干。作為副主編參與編寫《中國近海海洋-海洋底質》專著一部,參與編繪